相關欄目
熱點文章
首頁 » 教學管理 » 專業設置 » 正文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發布時間:2023年03月24日 來源: 太阳集团城网址83138 字體大小:

一、專業定位

本專業适應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面向生産制造企業和電力行業(用電、電網、發電、電力裝備制造),培養具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領域基礎理論、專業素養、工程應用能力,能從事電氣工程設計、運行和維護等技術工作的基礎實、能力強、素質高的工程應用型人才。

二、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緊密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及周邊經濟産業發展需求,培養适應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展,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理論聯系實際具備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控制理論、自動檢測與儀表、信号處理、計算機技術與應用和網絡技術等較寬廣領域的工程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能在運動控制、工業過程控制、電力電子技術、檢測與自動化儀表、電子與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管理與決策等領域研究、分析、設計、制造和應用開發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三、培養規格

學制:基本學制4年,學生修業年限為3—6年。

畢業學分:本專業要求修滿166學分。學生完成人才培養方案規定課程,修滿規定的學分,符合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準予畢業。

授予學位:符合學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規定的條件,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路、電子技術、電機學、自動控制及電力系統分析保護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接受電工、電子、信息、控制及計算機技術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解決電氣工程領域中的設計與研發、系統分析與運行及控制等問題的基本能力。畢業生應具備以下素質、知識和能力。

(一)素質要求

1.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産黨領導,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原理。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3.具備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以及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

4.具有從事專業工作所需的相關社會科學知識、自然科學知識和人文素質知識。

5.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以及專業能力。

(二)知識要求

1.掌握較紮實的高等數學和大學物理等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具有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和管理科學基礎,具有外語綜合運用能力。

2.系統地掌握電氣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主要包括電路分析、模拟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單片機原理與應用、電機及其控制理論、電力系統分析、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現代控制理論、供電工程等。

3.具有電氣工程方面的系統分析、設計、生産、安裝、調試、運行和維護等基本知識。

(三)能力要求

1.具備電氣工程及相關領域的系統控制、分析和設計的工程實踐能力,具備熟練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2.具有電氣工程及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了解本專業學科前沿的發展趨勢及前沿技術,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專業适應能力、工作适應能力和職業能力,以及較強的工程應用能力。

3.具有技術開發和組織管理的實際工作能力。

四、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結構及學時學分比例表

課程類别

課程性質

學分

占總學分比例

理論學時

實踐學時

通識課

公共必修課

必修

39

23.5%

528

200

公共選修課

任選/限選

10

6%

120

40

合計

49

29.5%

648

240

專業課

專業基礎課

必修

32

19.3%

434

78

專業核心課

必修

25

15.1%

332

68

專業選修課

限選

21

12.7%

262

74

合計

78

47.1%

1028

220

集中實踐課

必修

29

17.5%

12

800

拓展課

任選

10

6%

114

46

合計

166


1802

1306

 

專業核心課程:電路分析、模拟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機學、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電力系統分析、單片機原理與應用、高電壓技術、供電工程、電力系統繼電保護。

主要的專業實驗/實訓:專業認知實習、金工實習、電子技術綜合設計、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課程設計、電力電子技術課程設計、電氣工程綜合實踐、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

五、師資隊伍

師資力量雄厚,能夠滿足專業的各門課程的教學需求。現有專職教師1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講師3人,助教2人。其中高級職稱占62%,碩士以上學曆占比60%以上。

專任教師在其本科、碩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的學曆中至少有一個階段是電氣類專業學曆,了解電氣工程相關企業生産和技術發展現狀。

專任教師數量和結構滿足本專業教學需要。

六、教學條件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擁有14個專業實驗室,主要包括:PLC西門子實驗室、單片機實驗室、物理實驗室、電能質量控制研究所、電力系統仿真實驗室、電工電子實驗室、模拟/數字電路實驗室、嵌入式系統實驗室、電力電子技術實驗室、傳感器實驗室、電路實驗室、自動控制實驗室、電力系統控制實驗室、工廠供電/繼電保護實驗室。設備總資産近1104萬元,可用于該專業的教學實驗設備(1000元以上)近2540(台/件)。

依托省級培育學科-電氣工程和省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特色專業,以廣東省工業機器人集成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育部産學協同育人實踐基地為實踐平台,以三峽基地、葛洲壩發電廠為實習基地,與行業内企業深度合作,推動産、教、學的有效融合,協同育人,強化課堂的綜合改革,發展學科競賽,主動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及周邊經濟發展,開展電氣工程及相關領域的工程實踐和創新、創業活動,聚焦“重實踐,強能力,突特色”發展目标,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培養靠得住、吃得苦、用得上的工程技術人才。

七、其他亮點

(一)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優勢明顯。實踐“基于工作室平台的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采用以“作業實驗化、實驗理論化”為核心的課程教學模式,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高,畢業生多年就業率保持在97%以上。

(二)全方位工程實踐培養。人才培養方案貫穿工程實踐主線,實踐教學環節學分占比40%以上。依托實驗中心(實驗室)、工作室和産業學院,依托國家大學生教學實習和社會實踐基地及企業實踐基地,以實際工程為對象,培育學生的創新思維、工程實踐能力。

(三)創新能力培養四年不斷線。理論知識滿足本科要求,産教深度融合,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